品牌名称:
型号规格:
批准文号:H20070279
产品标签:
产品卖点:中标产品 市场保护 无需保证金
销售渠道:医院和药店
执行标准 | |
产品类别 | 西药产品 |
产品规格 | |
卫生许可证 | |
成份 | |
性状 | |
不良反应 | |
注意事项 | |
禁忌 | |
贮藏 | |
保质期 | |
备注 |
产品介绍:
剂 型:胶囊
规 格:0.5mg*18粒/盒
包 装:400盒/件
建议零售价:46元/盒
1.甲钴胺的药理特点:
甲钴胺是维生素B12(氰钴胺)的衍生物,在中央钴分子上结合了一个甲基基团,参与物质的甲基转换及核酸、蛋白质和脂肪代谢,其主要功能是修复损伤的神经,缓解麻木、疼痛和感觉异常,对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,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。
与其他维生素B12相比,甲钴胺对神经组织具有良好的传递性。通过甲基转换反应可促进核酸-蛋白-脂质代谢,加速已退化或病变萎缩的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,从而改善感觉、运动和外周神经功能。
2.甲钴胺的药理作用:
甲钴胺易被神经细胞的亚微结构如细胞核、线粒体等所摄取,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,促进髓鞘磷脂合成,促进轴浆转运和轴突再生,加速突触传递的恢复和脑内乙酰胆碱含量的正常化,具有促进神经再生的功能,在体内参与核酸合成,促进巨幼红细胞的分裂和成熟,改善贫血症状。
3.药代动力学:
本品口服直接吸收,无须代谢酶转化。健康人一次口服1500µg ,给药后3.6小时达到血药峰值,最大血药浓度为972pg/ml,半衰期为12.5小时,服药后8小时,尿中总VB12的排泄量为用药后24小时排泄量的40-80%。
4.临床应用方面:
目前甲钴胺在我国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:
(1)糖尿病神经性病变,缓解麻木和疼痛:
它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约有2/3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(NIDDM)患者伴有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病变,以致产生剧烈疼痛、麻木、运动障碍甚至引起下肢坏疽而截肢,目前虽通过控制血糖有助于缓解其发生,但对已发生的神经病变尚缺乏特效治疗,难忍的疼痛、麻木等症状常需卡马西平,甚至度冷丁来缓解。现有资料表明,甲钴胺在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中疗效较好。
(2)迅速缓解神经痛:
单剂量静脉注射甲钴胺0.5mg,50%以上的病人疼痛减轻。用药1d以后,其中疼痛消失的病例中,三叉神经痛患者约有64%无复发,枕大神经痛患者约有67%无复发。
(3)加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:用甲钴胺治疗组明显优于用激素治疗组。
(4)甲钴胺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疼痛、感觉异常等神经症状 :口服甲钴胺1500μg/天,连服4周,对颈椎病引起的神经症状有很好的疗效。
(5)促进断指再植后手指感觉的恢复。
(6)骨科周围神经病变。
(7)与眼科有关的周围神经病变,阻止青光眼性视野恶化并促进其视野改善。
(8)突发性耳聋。
(9)其它周围神经病。
(10)治疗因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。
5.临床主要用于:
内科主要用于糖尿病性神经障碍、各种神经炎神经痛、肝功能异常的神经炎、自律神经障碍、失眠、多梦、烦躁、易怒、酒精性神经炎。
骨科主要用于坐骨神经痛、椎间盘突出、骨刺、肩颈酸痛、腰痛、骨折、运动伤害。
神经科主要用于多发性神经炎、三叉神经痛、CVA后遗症、脑外伤、血管硬化引起的神经障碍。
耳鼻喉科主要用于面部神经麻痹、耳鸣、重听、眩晕、耳聋、耳平衡障碍、味觉、嗅觉功能异常。
妇产科主要用于妊娠性贫血、下肢痉挛、更年期神经功能异常。
皮肤科主要用于带状疱疹、湿疹、各种皮肤炎症引起的神经炎神经痛。
血液科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。
眼科主要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、视神经炎、复视、弱视、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萎缩。
肿瘤科主要用于放化疗引起的造血功能损害及神经损害。
【用法用量】周围神经病:通常,成人一日3粒(含甲钴胺1.5mg),分3次口服,可按年龄、症状酌情增减。
【不良反应】
1、副作用(偶有:0.1%以下,有时:0.1~5%以下)
1)消化系统:有时会出现食欲不振、恶心、腹淀等症状。2)过敏症偶见皮疹。
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尚不明确。
【药物相互作用】尚不明确。
【注意事项】1)久服用无效者,不必长期服用。2)从事汞及其化合物的工作人员,不宜长期大量服用。
【规 格】0.5mg
【有 效 期】二年
【包 装】铝塑包装,9粒/板
【贮 藏】室温保存,胶囊开封后需避光,防潮(见光分解,含量降低;遇潮囊壳变软,粉末颜色有时加深)保存